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总结(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创新项目)
作者:稻田综合种
-
.jpg)
通过技术培训,技术人员和有关部门的专业指导,今年5月13日到6月12日,区水稻局考察了北京福清县的“益民水稻”、“玉水镇半隆平水稻”高产示范区、“建昌稻2号”、“德良粳稻12”示范区、“泗洪粳稻6号”大田栽培高产示范区、金优18、“益民粳稻2号”大田栽培高产示范区,认真听取了前来考察的示范田“农思法”、“五土养根”、“雅农粳稻9号”等水稻品种的情况汇报。
在召开现场观摩考察观摩会的同时,区水稻局对全区水稻企业的生产经营、科技含量和经济指标进行了调查评估,将近年来的试验示范推广、生产技术推广与示范应用作为下一步推广良种的主要抓手。同时,指导全省各地以水稻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和示范推广工作,“宜香优2115”、“宜优5528”、“博优188”、“禾优6308”等审定品种先后在省内外推广,面积达4000多亩,推广面积近万亩。通过县级审定,使水稻品种的产量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四届中国水稻节,副局长、研究员杨东新说:“我们提出的三方面问题,在于怎么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开展科技创新与推广。”一是希望各级农业部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建设一批示范推广平台。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和良种推广平台进一步发展,扶持壮大一批特色产业。二是着力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率。创新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开展农业科技与科技之间的科技联动与创新,推动新型农民培训体系、新型农民技术的培养和应用。三是夯实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开放推广粮油绿色水稻、花卉绿色高效低脂杂粮、薯类绿色高产玉米、薯类现代蔬菜等优质粮经作物,建设一批技术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示范推广水平高、示范带动作用大的科技示范基地。四是增强科技支撑。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重点建设“中国水稻机械化、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提高水稻、花生、玉米等农业技术和技术装备水平。五是发挥技术优势。支持“互联网+农业”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应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中国植保协会)
三、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引领,以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建设为重点,采取企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服务、智能化管理、机械化社会化服务。进一步优化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优化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建设,加大自动化仓储和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提升仓储保鲜、加工、保鲜、运输服务功能,努力建设现代化仓储保鲜设施,进一步提升我国储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