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材料(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标准)

作者:稻渔综合种 -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材料(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标准)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材料:
1、鱼种
塘口: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2、鱼种放养
在鱼种放养前7天开始,放养时间选在苗种规格为2.5~3厘米。
3、鱼种投放前的准备
1消毒:投放前7天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对塘水进行消毒,3~4天后,进水10厘米左右。
2苗种放养
稻种:选用3龄以上、生长健壮、体质健壮的鱼种。
鱼种放养前,对鱼种体表、附肢、尾鳍、内脏等进行消毒。
4、鱼种放养
(1)按照鱼种规格大小,确定池塘面积,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500~800平方米为宜。
(2)鱼种入池前要先清理好鱼种、饵料,尽量保证池水清新,溶氧充足。鱼种下塘时,要确保规格一致。
(3)鱼种放养前一天,排干池水,用浓度为10~15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体10~15分钟,杀灭病原体和寄生虫。
(4)消毒后,及时投放入池。
5、日常管理
(1)适时换水:在每年4~5月份,每半月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5,并加入新水,每次换水后应该及时将池塘中的残留水排出,防止因水温高而感染病害。
(2)调控水温:在每年的9月上旬,池塘水温达25°C以上时,要用含氨氮量3~5%的复合肥料每隔2天使用1次,连续使用2~3次。
(3)适时加注新水:每年夏季,要适时加水,当水温超过30°C时,要不断加水,一般每隔2~3天,注入20~30厘米深的新水1次,加水时温差最好控制在10~15°C。
(4)过滤改底:在池塘中的饵料生物、轮虫等生物较丰富的地区,在捕捞时,必须进行过滤,进水时尽量减少换水量,避免溶氧不足引起水体缺氧,引起鱼类泛塘。
3、培育天然饵料
(1)饵料要求:要求鲜嫩适口,并含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脂肪、多种矿物质等,不含毒副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