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羊肚菌母种栽培技术(羊肚菌山西能种吗)
作者:山西羊肚菌
-
.jpg)
1、养料栽培:在培养料的选择上,要选那些生产羊肚菌的作物,以豆类、水稻、谷子、麦类和蔬菜为好,使用腐殖质较高的厩肥(最好经过生物发酵后)培养菌种。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已经腐熟的牛、马粪、羊粪,用马粪养菌母种,也可使用经过腐熟的粪肥(含氮量较高)。
2、养料处理:将制作好的养料放入10~15cm的清水中浸泡3~5小时,再捞出阴干。注意养料在栽培前要经过充分的消毒处理,可用石灰水预浸1~2天。取出放置室内或棚室进行二次消毒,常用3%甲醛消毒。
3、接种:菌种用手摇耙均匀,除去附着的麸皮和锯末,把菌种放在温度25~30°C、湿度为85%~90%的培养料上,保持5~10分钟。如果温度在35°C以上,则需要5~7天。接种时,应在料面上盖玻璃或塑料薄膜,以免杂菌污染。接种箱内适当添加10%~20%的清水,或向箱内撒入菌种,以供菌丝吸收。
4、日常管理:接种结束后,室温应控制在20~25°C之间,当菌丝长到1~2厘米时,将玻璃或塑料薄膜揭去。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使菌丝能更好地生长发育。在子实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要及时开窗通风,防止杂菌繁殖。在菌丝长满料面后,应控制光线,以免杂菌污染。保持适当的温湿度,有利于幼菇的生长发育。幼菇生长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发现杂菌立即清除,以保证幼菇的质量。
三、出菇期管理
1、播种:菇房先用石灰水喷洒,后进行翻晒,温度在12°C以上时,将菇房子进行密封。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播种,种植时把苗床用酒精或0.2%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然后进行播种,播后覆细土1厘米,覆土厚度为1厘米左右,土湿度控制在70%左右。
2、出菇期管理:菇房内的温度控制在23°C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要注意通风换气。
3、出菇期:出菇期要适时通风,降低温度,将棚内的湿度控制在85%左右。
四、子实体发育期管理
1、出菇期管理
(1)当菇蕾展开后,要及时通风换气,白天温度控制在20°C左右,晚上温度保持在10-15°C,这样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