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综合种养效益分析(稻田综合种养图片)
作者:稻田综合种
-
.jpg)
1、稻种收入
水稻科学栽培管理技术简便,对稻种的质量、肥力、抗逆性有很大的提升,在处理好水稻病害、防治病虫害、稻田水分管理、适时适度控制水肥的基础上,早稻的高产,关键于水稻的综合抗性。在农村的种粮大户中,没有形成统一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为了实现水稻的高产和效益的统一,只靠掌握高标准技术是不够的,对于每亩推广多少,由农、农、渔合理的制订的方案,可以提高稻田的经济收入。
2、水稻收入
在收获水稻之后,农户在给田间的稻田清理整理、清理之后,往往会在晾晒、通风以及施肥等方面出现问题,造成粮食损失。在以前都是农户自行进行管理,农户是很难承受,目前也有不少农户因为加工造成水稻的损害,出现倒伏的现象。
对于水稻的损失主要表现在:受各种病虫害侵袭,产量有了大幅下滑。农民辛辛苦苦的去种粮食,也将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如在我国北方,水稻的种植面积是特别广的,往往会因为气候因素造成大量的水稻受旱,抗病虫害能力非常差。
一般来说,农作物收割后的抽穗扬花会消耗大量的水分,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及时地补充水分,就会导致受灾。而水稻收获后,由于晾晒过程中的水分蒸发较快,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则会造成水分不足,进而影响水稻的品质。
水稻是一种短日照作物,对于光照的要求并不高,在阳光的照耀下生长发育会很好。如果光照不足,会造成水稻秧苗长势弱,导致产量降低,增加稻谷的千粒重。
二、水稻后期肥水管理
1、基肥
水稻播种前,应当深耕深翻,并且进行耙细耙平。在播种前,应该在土壤上撒施优质腐熟的农家肥3~5吨,磷酸二铵15公斤,尿素15公斤,硫酸钾25公斤。基肥在开沟后进行施用,将肥料撒入沟内,再进行翻土盖肥。在播种后,还需要进行撒肥,通常每亩使用15公斤的尿素,然后再进行浇水。
2、追肥
在水稻的抽穗期,可以进行追施尿素2~3次,每次每亩施用尿素5~10公斤,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选择使用40%的穗粒肥进行喷洒,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在插秧之前的1天,或者在抽穗期进行撒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