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竹荪的关键技术是什么(栽培竹荪的关键是)
作者:栽培竹荪的
-
.jpg)
竹荪的栽培品种有原种、人工驯化和纯菌种三个基本亚种,主要选用的品种有雄竹荪、江裙、黄华占、西形花竹荪等。采用这一方式栽培,产量可达上百年。
1、选地整地:种植竹荪宜选择海拔1500m、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且排水方便。
2、播种:一般竹荪的播种时间为每年的10月至翌年的2月,每畦的行距为20cm、株距为10cm,在每平方米的畦面上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温、保湿。
3、苗床管理:竹荪在播种后,从播种到出苗为17~19d,每m2需培育种苗200~250株,经18~21d的培养后,在畦面上铺盖塑料薄膜,厚度约为1cm,然后将塑料薄膜掀开,进行第2次除草、盖膜,7~9d后再进行第二次除草。
4、出菇管理:在6~8月高温季节,湿度大,有利于竹荪的菌丝生长,子实体原基发生后,从出菇到收获要进行3~4次。第一次在5月初,松土除草后,施人粪尿。第二次在6月中旬进行第三次松土除草,覆盖塑料薄膜,9月上旬将塑料薄膜去除,拔除竹荪老根,松土施肥,促进菌蕾发育。第三次在11月下旬,要进行第三次松土除草,覆盖塑料薄膜,10月中旬,松土施肥,每平方米施入人粪尿6~10kg。
竹荪的病虫害防治
1、竹荪主要有竹荪线虫病、竹荪疫病。
防治措施:
1加强培养管理,提高栽培环境湿度。
2适当增施磷钾肥,促使菌丝生长健壮。
3采用高温闷棚技术,注意室内通风和降温,保持室内空气清洁,以减少有害气体的含量。
2、竹荪疫病
病原:枯草芽孢镰刀菌、刺梭菌、竹荪刺盘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