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茸栽培种植技术视频(赤松茸种植技术难点)

作者:松茸栽培种 -
松茸栽培种植技术视频(赤松茸种植技术难点)
松茸栽培种植技术视频:
一、松茸栽培场地的选择:
1、场地
种植场地应选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低、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方,土壤ph值保持中性为宜,环境湿度60-80%,种植期间应采取高温高湿的方式进行遮阴,以避免光照过度,导致菇体腐烂。
2、栽培
选择半地下式大棚或者地窖栽培,首先利用竹木搭建畦床,上面铺放遮阳网或防虫网,在大棚周围挖好排水沟,便于浇水和排水。其次播种后采取地面覆盖稻草、树叶或麦草,用遮阳网或薄膜覆盖的菇床,上面再覆盖一层稻草,用薄膜覆盖,苗床上可以用50厘米的遮阳网或50厘米的遮阳网进行覆盖。
3、管理
幼菇期,菇房的温度控制在12-20°C,菇房内湿度保持在9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当菇蕾出现,菇盖边缘逐渐变为灰白色,有小菌蕾出现时,要控制菇棚的湿度,温度控制在15°C以下。可以采用出菇前的一段时间,一般在菇棚内进行低温锻炼,使菌盖形成。
4、出菇后管理
菌丝体生长过程中,如果湿度过大,会使菌柄变软,难以出菇。当菌盖发育初期,菇棚的湿度控制在85%左右,当菇棚的湿度低于85%时,可以向菌床上喷洒水,但是要控制好水分,在菇床完成出菇后,可以开始喷营养液。经过50天左右的管理,菇棚会形成珊瑚状的珊瑚状的珊瑚,菇蕾会很快地从这种环境中脱落,重新萌发出菇蕾。
5、病害防治
出菇前,要停止喷水,使菇棚内的湿度保持在85%左右,经过20天左右,原基就会形成,珊瑚状的珊瑚状菌柄开始变软,菇棚的湿度控制在95%左右,随着菇的生长,菇棚内的湿度也会慢慢提高,当菇棚的湿度小于80%时,需要喷洒生石灰水,每袋一升,然后再通风,使空气流通,效果更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