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野生栽培 定义

作者:仿野生栽培 -
仿野生栽培 定义
仿野生栽培 定义
野生的食用菌、作物就是真稻、藕、菇、虫草、牲畜和家畜的加工物,这种栽种环境一般比较有利于食用菌、菇的生长发育。除此之外,家畜的粪便、垃圾、微生物、土壤都能用以栽培食用菌。
原材料的获取和处理
栽培食用菌或者虫子需要人工获取食用菌、虫子、真菌、家畜的粪便、清水、诱集粉、食盐、草木灰、洗衣粉、核桃、肉末等,按照重量不同分为硬屑、软粉、麸皮等,称取黄豆、小麦、稻谷、玉米等,把这些材料混合搅拌后,可作为栽培食用菌的原料。
原料的处理
菌种要选择含水量为25%~65%,氮2%~3%的营养培养料。将培养料均匀地拌在培养料中,在上面再覆盖厚2厘米左右的培养基。在温度达到20°C左右时,待料温降至25°C左右,继续培养30天左右,待料温降至30°C左右时,即可接种。接种时,用10号铁丝伸入培养料中,然后用手压紧菌种使其呈球状,用左手固定菌种,右手拿小棒,用木板等拍打瓶口,使培养料紧紧贴瓶壁。
接种时,用注射器吸取接种液,注入瓶中。如用镊子将培养料镊到瓶底,或用注射器将料塞起来。接种量为每瓶1000毫升。接种后要及时检查,如发现瓶内出现污染要及时更换,避免污染其他地方,导致发菌失败。接种后要立即将菇房门窗关闭,避免甲醛气体对菇体污染。
4、菇房:1.菇房的准备:建池时,应充分考虑到菌丝生长的需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