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泉生态种养合作社
作者:海泉生态种
-

互助县把发展无公害生猪特色养殖作为提高农民致富的第一项工作来抓,整合扶贫、耆县、通化县、克什米尔、食盐、酉泽、纳雍等地区资源,建设特色规模养殖场区,发展畜牧业和林业,充分发挥了地标优势。
2009年,互助县筹措3000多万元资金扶持家庭农场、养殖场和专业合作社,以提高适度规模养殖生猪的规模。
2010年,互助县实现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率达81%。畜牧业规模养殖农户达到36万户,家庭种养业产值实现2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突破3000元,畜禽粪污收入达8400元,实现畜牧业的生产功能链初步构建。
互助县自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和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组建家庭农场,在发展家庭农场的基础上,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全县有9个乡镇325个村小组、7426个农户、780万户群众参与了家庭农场发展,种养大户达70户、种植大户6万户。
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积极引导金融部门和龙头企业投资设立互助县特色农产品开发基金,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如经县人大代表、农技站站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供销社理事长石维明等聘请,财政部等基金支持互助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其中农资、良种、肥料等投入近100万元,合作社从互助资金中安排1.5~2万元,综合性金融支持合作社建设。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共同出资30万元, 从合作社整合资金60万元,实施了统一购销、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规范化发展模式,引领农民抱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