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养殖致富项目实例(农村养殖致富项目上959 项目多)
作者:农村种养殖
-
.jpg)
近日,记者走访到种养类和药材养殖项目基地,这两地的1200多亩土地都是土地复种后进行的,5月28日,记者来到位于贵州的六盘水市经济开发区古木房村,那里一派丰收的景象,瞧那片种植了土豆、紫薯、地瓜等作物的种植基地,村民齐聚一片,到处讨论着如何给土地复种,以此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刘国合说,以前种粮一直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而改革之后,农民有了一定的收入来源,生活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在经济效益提升的同时,种植业和药材效益的实现也将逐年增加,若将种植业作为致富项目,发展乡村旅游,前景会更好。
刘国合说,返乡创业能致富,返乡创业带领乡亲奔小康
2011年,返乡创业,刘国合夫妻俩从一个打工仔手里拿了3万元,买了一辆小运输车,在湖南湖南郴州附近的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合兴镇打洞村租地种起了400亩山葡萄园。
要想做农业,是打了七刀,但是对于搞种植的农民来讲,想要做这种产业的话,关键还不是技术和销售,而是提高产量,很关键。
刘国合说,就是创业后,除了承包三亩多山地种植山葡萄,还定期请来县、市相关部门,指导农民种植。
2012年,刘国合正式成立了常德市石门县湘野洲山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在县农业局、县发改委的支持下,建起了该专业合作社。
与此同时,刘国合发现,这些山葡萄没有树葡萄成熟时,可收获的时候有两三千斤,销量不错,于是他也增加了新的葡萄品种。
经过这次尝试,他发现,在同等条件下,有山葡萄成熟时,一亩地每年可产山葡萄两千斤左右,比市场上所售的售价要高出一半多,是其他山葡萄所不能比的。
2015年10月份,刘国合筹集了50万元,在合作社的大棚里培育了200多棵新品种,并在海拔1000多米的白南河畔建起了高标准的标准化葡萄示范园。通过了引种,就连树葡萄的采摘、包装等环节,由合作社统一规范,全部由合作社管理。由于品种的单一,他家的葡萄园全部还是红壤土,2014年,他从几十亩的有机葡萄园开始,引进了“夏黑”、“黑三倍体”、“巨峰”“玫瑰香”“巨峰”等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