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牡丹栽培管理

作者:药用牡丹栽 -
药用牡丹栽培管理
药用牡丹栽培管理技巧:
一、土壤。牡丹为肉质根,既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又耐高温干旱,比较耐寒,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中生长不良。牡丹的栽培土壤以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
二、温度。牡丹性喜凉爽气候,在平均气温12°C以上的条件下开花良好。牡丹在10~15°C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牡丹畏炎热高温,夏季炎热天气要注意给牡丹遮荫降温。
三、浇水。在牡丹生长季节,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应注意及时浇水,并向其周围喷水降温保湿。花后应及时剪除开过花的残花,以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下次开花。
四、施肥。牡丹花蕾期是指从花芽分化到开花前,一般每10~15天施一次粪肥或饼肥水。开花后可适当追肥2~3次。秋后可停止施肥。入冬前可增施一次骨粉或过磷酸钙,以利于安全越冬。
五、修剪。为使牡丹株型优美,枝叶繁茂,应在每年3月底进行一次整形修剪,剪去病虫枝、干枯枝、重叠枝、交叉枝等,以利通风透光,同时还要对徒长枝进行摘心,以促花芽分化,对弱枝则应进行短截或摘心,以控制顶端优势,减少养分消耗。
六、浇水。牡丹耐旱不耐涝,但盆土不能积水,在春季牡丹萌芽后每5天左右浇1次水,花期前后,每7~10天浇1次水,夏季因光照过于强烈,可在傍晚浇水,冬季则应控制浇水。
七、施肥。牡丹喜肥,应薄肥勤施,春季花后每10天施1次肥,在夏季休眠时停止施肥,秋季施2次肥。施肥时切忌将肥液溅到叶片上。施肥过多,容易发生焦叶、枯叶。
八、病虫害防治。牡丹常见的病害有花叶病、褐斑病、根结线虫病,应以预防为主,在病后的花前和花后要喷1次5度石硫合剂,可降低发病率,发病后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浇灌根部。如果虫害严重,可喷施40%的氧化乐果1000倍液进行防治。
九、整形修剪。牡丹整形修剪以剪为主,适当疏蕾、摘花。对分枝较多的直立、密集枝、平行枝、徒长枝和病虫枝,均应剪去,以免消耗养分。

相关推荐: